北里村遗址 位于赵家庄乡北里村东沟约150米范围内,面积约750万平方米。距地平面约30米高处,文化层以细沙和泥灰土为主。发现尖状器和刮削器各一件。1973年文物普查时,经考证,为旧石器时代遗址。
郭庄村遗址 位于张吴乡郭庄村南200米处。以湖泊沉积细沙为主,在距村200米处,崖高20米。在此发现动物化石一节,直径30厘米,长3米,长条弧形,约90公斤,现已风化成块状。经1973年普查考证,为旧石器时代遗址。
西王村遗址 位于黄村乡西王村北牛角岔沟内。崖高25米,堆积物层厚2米,以湖泊沉积细沙为主。1973年文物普查时,在此发现大量的动物化石,其中有犀牛齿、马齿、马牙、狗齿等,经查证,为旧石器时代遗址。
贺家庄遗址 位于张吴乡贺家庄村南。1956年文物普查时,在湖泊堆积物中发现有不少哺乳动物化石。属旧石器时代遗址。
西湖潮遗址 位于市城区西南7公里的西湖潮村西250米处。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发现少量灰陶片,认定为龙山文化遗址。
艳掌遗址 位于市城区东北15公里的艳掌村沟涧中。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察时,发现该村四周100米范围内,在深度1米~2米的文化层中,发现有石斧、石铲及陶片,系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东崖底遗址 位于北部吕梁山脚下坡地13公里的东崖底村南,东西700米,南北300米,从文化层厚度1米~3米深的土层中发现有灰陶、彩陶片,陶片较碎,经考证,系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固镇遗址 位于市城区北17公里处的固镇村南丘陵地,东西400米,南北500米,文化层厚度3米。1973年文物普查时,发现大量的遗物,有红陶片、灰陶片和石釜等。陶片多属尖底瓶、罐等,纹饰多划纹。经中国科学院考证,属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庄头村遗址 位于市城区东南10公里处庄头村北200平方米内,1973年文物普查时,从文化层厚度1米~2米范围内发现有石斧、鬲、尖底瓶、钵等,纹饰为绳纹、划纹。经考证,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古垛村遗址 位于市城区北15公里的古垛村南500米处丘陵地。在文化层厚度l米~2米中发现有彩陶、灰陶片,以残片分析,为尖底瓶、钵、罐、石铲等石器,经考证,属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刘村遗址 位于市城区南8公里的刘村北。南北1500米,东西1000米,1980年县文物普查发现,文化层地面有石斧、石凿、贝壳、鬲以及各种形状的陶罐、陶片等,大多为灰陶,有少量彩陶,纹饰均为绳纹或划纹。经考证,系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。
坪头遗址 位于下化乡坪头村南100米。面积约150万平方米。1974年文物普查时,局部发现文化层厚度2米~4米内有陶釜、尖底瓶、陶罐、陶鬲足等,纹饰为绳纹。经考证,属仰韶时期文化遗址。
古遗迹
耿都城址 位于市城区东南10公里处的山王村(旧称帝王村)北。据光绪版《河津县志》载,此处两次建都。一为商祖乙迁此建王都,后被汾水所圮。一为周初耿国都城,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。今仍有金库、城前、城后、中宫、暗地等历史名称。城占地约500亩。1973年文物考查中,在遗址发现有灰层和陶片以及残缺不全的人骨,经考证,系奴隶社会都城遗址。
皮氏城 位于市城区西南3公里处的太阳村东南。为秦朝皮氏县治。60年代初城门洞尚在,后因改河整地拆毁。
龙门城 位于老城东(今东关及小关一带),元皇庆初被汾水所毁,仅存东城墙遗迹。 后因建筑民宅拆除。
下化城里城址 位于下化乡城里村,何时建城待考。城址状若椭圆,现存有三段残断城墙根基。西北段长约30米,高约6米,宽约5米,墙顶宽约2米。西南段长约50米,高、宽与西北段略同。东北段总长约300米,高与宽均4米。城墙基沿沟形而上下,墙基内留有夯窝,传说隋末刘武周曾在此屯兵。迄今城南炮台饮马池遗迹犹存。
西河 颜师古注:“西河即龙门之河,在冀州西,故曰西河。”河津古为冀州之地。按春秋时,子夏设教西河,即为此地。清康熙版《平阳府志》载,春秋时,汾北有子夏山,相传为子夏教授处。又有石室学堂、哭子镇诸遗迹。今辛封、清涧四村有卜氏后裔,东辛封有卜子夏墓、碑、祠。
冀亭 在城区西北的清涧村西一带,又名聚德田,后称如宾乡,即春秋时郤缺耕耘之地。郤缺死后,后人在此建有冀亭,明提学陈斐题曰“聚德田”,以石镌刻。今存清涧四村卢民义家。
司马迁故里 司马迁自序:“迁生龙门,耕牧河山之阳。”元代王思诚《河津县总图记》载:“迁生龙门,居于太和坊,又县东有太史乡”,即河津辛封村。民国27年(1938)《河津县地图》标有司马迁故里,即东西辛封村。村有司马姓。